老师风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老师 > 老师风采
-
每日说说20201228 | 《深夜独品》
深夜独品 茶自蒙山顶,遥来寄我情。 独品欲静寂,默坐至三更。 微汗枯肠落,翻江氤氲生。 辞杯又上座,复许草虫鸣。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8 7:30:27 -
每日说说20201227 | 读《赠从弟》有怀
赏析建安七子刘祯写的《赠从弟》时,实在不敢多下笔墨,怕把诗歌之风骨淹没了。即兴作一首以寄情怀。 读《赠从弟》有怀 松柏本有性,风劲愈坚挺。 骨气今安在?蜎蜎似蠋行! 时人多佞媚,世事每矫情。 释卷离席去,独怜涧月生。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7 11:10:32 -
每日说说20201226 | 儒学,根于性情,用于实际,导以礼乐,示以好悪。
儒学,根于性情,用于实际,导以礼乐,示以好悪。 儒学先行于天子诸侯,君子以临天下而民从之,是故天下不严而治。 今之所谓新儒家旧儒家,罔顾民本,不知根本,不知导性情之正,以西哲逻辑望华夏之学于民主、科学,臆造种种晦涩词语,自以为高明。 时人不知,纷纷追捧,是以儒学日益浮于文字推理而失去其生趣也。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6 9:53:19 -
每日说说20201224 | “因为这样,所以这样。”
活一百几十年,然后死去,人类一直都是这么活的。于是,有很多哲学家不断地思考再思考,百思不得其解便自我安慰地说,哦是的,这就是规律,是自然法则!说实在话,这样来思考人生,等于什么也没思考,因为以一个规律去总结一切,是一个自我忽悠的逻辑,意思是:因为这样,所以这样。 我们却非常陶醉这“规律”逻辑。大学花大量人力物力搞哲学专业,所研究的最后无非是同样的一个习以为常的逻辑:因为这样,所以这样。当你突破这个逻辑,深入去考问的时候,他们或愤怒,或不屑,或反唇相讥,或利用手中权利攻击你,或扣你封建迷信的帽...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4 7:29:25 -
每日说说20201223 | 儒家古圣王,自大本体出,河图拟其大本体,洛书拟其用,体用一如而发源,形成了中华之大文明。
佛家通过修炼而证入空,证入大本体,似乎已经非常高明。悟道之后传法,亦是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后学证入,如未能,则如盲人摸象,理殊万端!而儒家古圣王,自大本体出,河图拟其大本体,洛书拟其用,体用一如而发源,形成了中华之大文明。我中华之道学,不仅可以象佛家一样直接证入,而且可以通过河图洛书,先天后天八卦等拟议形容,促进科技、修身、政治、医学等的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这体用之拟议,是佛家做不到的!个个看不起儒家,说儒家是小学,佛为大学,真的是大言不惭!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3 8:24:46 -
每日说说20201222 | “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
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王阳明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2 14:30:48 -
每日说说20201221 | 如何读懂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
《传习录》的问答,多为明朝深入四书五经学者之疑难论辩。因此,如未能遍读四书五经,特别是四书,则读《传习录》很难深入。 听过我《大学》心法、《中庸》行法及《论语》课程者,读《传习录》则方便了许多。 欢迎扫码注册学习: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1 8:04:39 -
每日说说20201220 | 《青灯再读》
青灯再读 --- 蔡振民 万里欣欣回祖屋, 凝神灯下再读书。 青光才诵寻常句, 黄卷又翻至幼时。 读罢倏然提笔墨, 却无半点落纸污。 人生清白许多事, 留待后人去嘀咕。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0 7:36:38 -
每日说说20201219 | 我这几年的课程是这样安排的,都是有章有法的。
由于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很难长期聚在一起共修,我的课程设计是“以地面短期面授和网络持续发酵的方式”进行。因此,我在讲《<大学>心法》之前,已经在网络上讲完了《三字经》、《千字文》和《孝经》等蒙学阶段的课程。这些虽说是蒙学,却能作为儒学四书五经的初步阶梯,初步薰修和搭构儒学心性高度。而后则比较完整地讲完了论语,让大家的儒学进一步巩固与提高。这些都讲完后才开讲《<大学>心法》。 在全国巡讲一年之后,于去年冬至才第一次开讲《<中庸>行法》。按计划,《<大学>心法》学完后,大家如果能坚持在生活工作中...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19 12:55:57 -
每日说说20201218 | 《湘江的回忆》
湘江的回忆 --- 蔡振民 湘水楚天曾万年, 斑竹流注彩云间。 擦肩别过望奇遇, 幸得余情留美篇。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内容和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学习且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凡是来源清晰的,我们都标明作者大名,向原作者致敬。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我们会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18 7: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