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风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老师 > 老师风采
-
每日说说20201207 | 參話頭是佛教進入中國后順應儒家文化發展起來的一種參道文化
參話頭是佛教進入中國后順應儒家文化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參道文化。但因為佛家用得多,形成了禪宗,所以在大家印象里,參話頭或打禪語都看成了佛教獨有的。這是不知中國文化,沒讀懂儒家文化,没有真正传承儒家文化所導致的文化悲哀。 在論語里就有很多“提話頭,發思慮”的地方,只是大家沒讀出來而已。如孔子為了點撥曾子和子貢說:“吾道一以貫之”,又如“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再如鄉黨篇:山梁雌雉,三翔而后集。子路三拱、、、時哉時哉”等等。可是很多學儒人,不爭氣,不知...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7 7:37:53 -
每日说说20201206 | 儒家从性情入手谈道德
儒释道三家都谈道德,唯儒家能从性情入手,从人人都可以体会得到摸得着的恻隐之心为发端。 求之于己,施之于人,扩而充之,成就仁,成就德,成就道,不落空谈。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6 8:05:59 -
每日说说20201205 | 我的课程,如冰天雪地般的孤独、寒冷。
我的课程,如冰天雪地般的孤独,寒冷。 世人冷漠地旁观,如冰一样冷峻与无情。 好在春风已经吹来,我正等待着大地的温暖和万物的苏醒。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5 7:49:43 -
每日说说20201204 | 在中华悠久道文化中,道与德本一体而分两面说。
在中华悠久道文化中,道与德本一体而分两面说。如道德经,又名德道经。在尧舜之后的儒家修身体系中,是强调以德入道的,故有大学之修身和中庸之行道,心法与行法相互相成。 中庸行法应该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以前好像没人提过,不叫行法,很多人还是也把中庸称为心法。其实不然,大学一开篇就说明明德,分明是以明德而建立本体,发仁之大本而达亲民之功用。故知大学重在立德修身以达外王之德也。然欲行此大道,非止于至善则不能,故中庸则重在于行中道以达三才化育之圣功也。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4 9:29:11 -
每日说说20201203 | 唯有真行才能积德,才能真行道。
唯有真行才能积德,才能真行道。 儒家直接行忠恕仁义,不搞什么念佛拉,念咒拉,天天打坐不干活。 儒家如此实在用功却被一些佛油子认为儒家没有修炼法门,非常搞笑搞怪。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3 10:22:54 -
每日说说20201202 | 穿越时空去解读《诗经》
读《诗经》,是与中华三千年前的先民们分享当时那个"当下"的朴实与纯真。因此当今读者,是要穿越时空去解读《诗经》的。否则,你很容易用当代爱的棱角去安装在古人头上,让古人与当代人一样"怪异"。 知我所说,即是以心感悟《诗经》,不知我说,便是用脑壳去顶撞《诗经》。 诗能上升为经,则诗必不离伦常,不失礼乐之教,性情之正,治国安民之道,大一统之政。唯有这个高度,诗才能成为经而流传。 欢迎扫码学习正知正解的《诗经》解读: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2 7:39:02 -
每日说说20201201 | 学儒未通,不可强出头,乱出书。
真正的无我是反观自身空荡荡而一丝不存,真正的仁是与天地合德以大生而不倚不流。有所倚,有所流,所谓的大爱常常变为大祸害!所以,学儒者不可不谨慎。 谨慎谨慎,莫以自居的所谓大爱把大家绑架,莫把大家推向火坑,历史惨痛的教训仍历历在目! 所以学儒未通,不可强出头,乱出书。退居闲处,写写字,读读书,教几个小朋友或种几亩良田自娱乐足便好,莫强叫什么“大爱”。此身未能大,凭啥来大爱?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2/1 10:43:35 -
每日说说20201130 | 石头里蹦出来的花就不一样
石头里蹦出来的花就不一样。难怪孙猴子被压了五百年,一跳出来就齐天大圣。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1/30 6:52:18 -
每日说说20201129 | 科学解决了人类的巨大欲望,收买了全世界人的心。
科学解决了人类的巨大欲望,收买了全世界人的心。 科学正在被皇亲贵族宠着,从公卿大夫到平民百姓都膜拜着,科学最是飞扬跋扈时,谁敢得罪它? (图源:网络 侵权删除)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1/29 8:17:58 -
每日说说20201128 | 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
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不假断除,亦不乐著,纵有余习,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达摩《达摩血脉论》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2020/11/28 9: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