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经论道001 | 儒踪天下诚挚邀请全球儒者辩经论道!
为结识天下有真才实学之儒者,今拟出如下题目供有情怀者论述。此举旨在共学取友,以友辅仁。请有志之士尽洒潘江,各倾陆海。如愿意则敬请把你的大作发给我们儒踪天下,我们将不胜感激。为了营造良好的共学共修氛围,我们将通过论文择优邀请高明者进入我们的【儒者归来微信群】,以便大家进一步学习儒家经典,明辩儒家经典。
【儒者归来微信群】是一个以辩经为主的共学共修群。此群的经典论辩每次都有明确的辩题,涉及经典的最核心部分,要求有知行合一解和入道解的高度。此群专为儒学界有真修实练者所设。人员力求少而精,凡愿意论述以下问题发给我们,我们都会择优邀请入群。
论文题(可选其中一题,限定300-800字。论述要尽量达到知行合一解和入道解的高度。)
题一
孟子说,孔子乃圣之时也,中庸言时中。请由此“时”字发微,论儒者之行不无与时俱进。
题二
由易经的卦象入手,紧扣“直”、“方”、“大 ”三个字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题三
你真知道如何修身了吗?何为身?如何实现由“身”入“心”的修炼?同时又如何由“心”而发乎身,实现“身心一如”?
甘肃儒踪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7日
附件1、题三的答复文章之一如下:
【论修身】《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又云:“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身为学问之本,修身为成德之本,修身亦为事功之本,此儒学之核心义理。也是真伪儒学之照妖镜。不修身而论道者必入狂禅;不修身而谋功者必陷功利。
然修身又是修什么呢?孟子云:“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又云:“耳目之官不思,是为小体;心之官则思,是为大体。”故修身之大体实为修心,不云修心而云修身者,实为我儒之中正平实。盖直说修心,易生悬空无着之病,曾子临终诫告孟敬子:“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看似平淡,实则为修身修心之要法。如孔子既告颜回克己复礼之纲,又复戒以非礼四勿之目,皆是由心而身,由身而心之实修法也。
若阳明先生云:“耳目口足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口足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以充实空间而言谓之身;身之主宰便是心。”故修身必以修心为实质,不修心之修身或愚或伪,最好不过色庄者;修心必以修身为实践,不修身之修心或虚或妄,顶多只如佛老徒。
修心,德也;修身,行也。有徳而无行,便非明德。而君子之德,必是明德,君子之学,在明明德。明明德又在亲民,亲民就是明明德。不亲民,明德无以明;不明德,亲民无以亲。明明德,修心也;在亲民,修身也,二者实为一体,不可分割。分而裂之,则修心成空,修身成伪,皆不可得而成也!
修身之要,在于诚;修心之要,在于敬。学者无诚,一切皆虚,全是泡沫,全是假货,无任何可观之处。学者不敬,也是大病,私心自是,论理或可,落实则难,若不突破,到此为止。人有从理上明而后能行者,亦有从行上证而后能明者,正如《中庸》所谓:“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现实中往往是兼而有之。
《中庸》云:“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明善,便要学习,便要格物致知,故格致又是修身修心之基,没有正确的道德、人文、科学知识而谈修身,亦是空谈。故学、修、行根本就是三位一体不可须臾离的,言说之时,没有办法,只能析论,但做的时候必须综合起来,才能取得中和之效。(元士谨答蔡柏堂先生之题2020.3.28)
【元士先生简介:吴元士,现代儒者,宁波乐学堂创办人,易云塾网络私塾平台创始人,崇儒学会会长,宁波桃源书院副院长,私塾教育现代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著有思想随笔《半张纸集》和教育文集《一位八零后父亲的教育思考》以及学习参考书《论语中的那些人》和《孟子中的那些事》等作品。】
附件2、咨询与联系人的手机&微信二维码如下:
温馨提醒:要入“儒者归来群”需要经过论文一关。我们“儒者归来群”人数将控制在30人以下,将讨论一些世界性问题,而且将来能形成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对国家决策和国际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并放在儒踪天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