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故事038 - 浅谈儒家修身
蔺振华
今天,我以“浅谈儒家修身”为题,着重和大家谈谈儒家的修身之道。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话题呢?因为修身是儒家文化全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圣人留下的经典必要落实到后人的修身上,才能产生祂的作用,体现出祂的价值。学儒者只有在修身上下功夫,才能去除自己的习性,改变自己的气质,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进而影响和改变他人,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学儒真正的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立国做人的基本依据,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民族曾创造了数千年经久不息的伟大文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领先于世界。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再现过去的强盛。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必赖于文化的指引和哺育。中华民族数千年独树一帜的伟大文明,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化育而成的。
中华优秀文化不仅化育成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伟大文明,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在历史上,东南亚各国就是一个中国文化圈,包括日本的文字、韩国的国旗图案就是中华文化的直接产物。比如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主义运动,其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儒家文化。在当时的欧洲,崇尚孔子是一种风尚,欧洲人将孔子尊为启蒙运动的守护神,“中国风”袭卷了整个欧洲。作为启蒙主义运动的泰斗、“欧洲良心”、“法兰西思想之王”的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对孔子顶礼膜拜。还比如王阳明心学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成就了这场关乎日本前途命运的改革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文化意义重大。
长期以来,许多人以为学国学、学儒学就是读经典,背圣贤书,搞文字训诂,以知道个经典中古人说的是什么意思为满足。有的学者只是把儒学当作学术来研究,皓首穷经,著作等身,自以为很了不起。这样的学法都是偏离儒学正途的,因为他们知行脱节,学用分离,让儒学成为僵化的教条,成为装点门面的摆设,甚至成为束缚人性的东西。这也是明清以来儒家文化走向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也是今天儒教复兴乏力的重要原因。如此学儒不仅不可能让儒学真正发挥祂的作用,提升自我,济用于社会,且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意思,所得到的那些研究成果其实也是很浮浅的,往往是背离圣人本意的。如何来纠正和改变这种状况而回归儒学之正途呢?那必须要落实两个字:修身。
《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庸》:“凡为天下者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儒家的修身,也可以说是从修身的角度谈谈儒家文化。
一、儒家文化的特质----内圣外王
儒家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呢?儒家文化的特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内圣外王。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一句道出了儒家文化的旨趣,指出了儒家文化的特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大学三纲领。
“大学”,即大人之学之意,就是让人由小人而成为大人的学问。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必要教化才能成为人,才能由小人而为君子贤圣。什么是小人,什么是君子?小人是指缺乏利他情怀、心胸器度狭小、只为自己着想,追求利己的人。大人是志于道、心胸器度广大、有利他利国情怀、追求道义的君子。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非不取利,而是义字当头,“见得思义”,“义然后取”。
“明明德”,意即明我本明之德。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既成人身,又赋人性(心)。此天赋之性本具圣明之德。明德本明,天性本纯真,人本来是圣人。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今之德不明,我今之性不纯真,沦为小人,乃后天私欲习性污染障蔽天性而使明德不明故。人一旦觉悟,复明己本明之明德,复纯己本纯的天性,则复由小人而成大人了。
“亲民”,仁民、利民之意。
“止于至善”,即“明明德”、“亲民”的功夫做到圆满。“明明德”,内圣也。“亲民”,外王也。
只有明明德而内圣,才能外王而亲民。
外王亲民,具体说,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善德,必有善用,必有善行。修出圣德,发而外用,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文化可以说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文化,即是内圣而外王的文化。
如何明明德而内圣呢?答曰:修身。
二、儒家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三严三实”,其中第一严,就是严于修身。
修身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儒释道三家旨趣虽有别,但是都把修身作为根本。三家体本同而用有别。
儒家修身,在《礼记·大学》中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称为大学八条目,是实现大学三纲领的途径和抓手。其中前五目言修身,后三目言亲民。
朱熹:“修身以上,明明德事也。齐家以下,亲民之事也。”
子曰:“修己以安百姓。”说的就是明明德、亲民。
简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功夫:
先说说什么是修身与正心。身者,眼、耳、口、鼻、四肢是也,修者,修正之意也。修身就是修正目之视、耳之听、口之言、四肢之动,使其合于礼(天理),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修这个身,必须要在心上用功,因为心是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是心,耳虽听而所以听者是心,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是心。故修身在于修心。欲使身正,必先要使心正,即正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心一正,目之视、耳之听、口之言、四肢之动自都合于礼,合于天理,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心正而能身正,故《大学》说“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然又如何正心呢?答曰:从格物下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
天性——秉性——习性
“人之初,性本善。”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既成人之形,也赋人之性(心)。此天性纯真纯善(无善无恶),本具明德。此天性,此明德,也曰天理,也曰良知,也曰仁,也谓之道,也谓之中,也谓之一。人的天性虽相同而人的气质有美恶(非善恶)。天性赋予不同气质的人,于是,人各成其性,这个性谓之秉性(程子谓之为“气质之性”)。气有清浊,质有纯驳,于是人与人便有了差别,如刚与柔之别,敏慧与迟笨之别,好动与喜静之别,等等。因此人之秉性有别而相近,孔子谓“性相近”。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必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又形成自己的习性。习性有善有恶,人与人就拉大了距离,故孔子说“习相远”。
修身就是去除习性之恶,发扬善习,为善去恶,进而突破秉性,改变气质,复归天性。完全复于天性之真,便是圣人。
格,正也;物,事也。格物就是于事为上面格心之不正以归于正,是向心上用功,不是去格外物,去穷万物之理。
不良的习性必然影响障碍我们的心,使心不能做主。于是,人就会跟着习性跑,流浪生死而不能返。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格物就是要格掉不良习性,使心复归于正,让心真正做得了身的主宰。
不良的习性是私欲的产物,所以去人的恶习,就是要去人的私欲。宋儒所谓“存天理,去(灭)人欲。”
去私欲,去恶习,不能悬空,不是坐而论道,必须要落在具体的实事上。所以,格物一定要在具体的事为上格,去其私欲而归于天理,王阳明先生所谓“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如事亲,就要在事亲上格物,去其私欲而归于天理,做到冬温夏清,晨醒昏定,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正我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如交友,就要在交友上格物,去其私欲归于天理,做到有道义,讲信用,“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正我心之不正以归于正。再如今天各位来听讲,就要在听讲上格物,放下诸事,生起严肃心,做到专心听讲,心无旁念,正我心之不正以归于正。
王阳明先生有一个弟子,是一个法官,曾对王阳明先生说:“此学(格物致知之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先生闻之答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zèn)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的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
格物就是在日常的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处事应物、行住坐卧等一切动与静中格心之不正以归于正。
人好色、好利、好名等私欲的表现有显有微,常表现为种种闲思杂虑。这些闲思杂念即所谓妄心,它经常缠缚着我们的真心,让我们的真心做不了主,甚至会让我们烦乱不堪、痛苦不已,轻者失眠,重者失常。去私欲就要去这些闲思杂念。因此,格物其实就是清除这一切的杂念,让我们的真心不受它的干扰而清清明明。这是更加深入的格物。怎么做呢?除了上面所讲的在具体的事上做格物的功夫,还有一个好的格物方法----静坐。静坐功夫慢慢得力之后,人的种种妄想杂念会减少、减弱,以至于完全止息,我们的真心会渐渐呈现出来,强大起来。这两种方法一起运用,可以更有效地去除习性,突破秉性的限制,让心逐渐回到本真,身心清净无碍,从此得大自在、大解脱。
物格了,良知就致了;良知致了,意就诚了;意诚了,心就正了;心正了,身就修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虽各有用力处,但根本在格物上。王阳明先生说:“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所以修身必要重视格物。
中华文化指出,人都具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个个相同。这个天性本自具足圆满无上的智慧和德能,用儒家的话说,就是本自具足良知良能,本自具足仁、义、礼、智、信诸德(明德)。人通过修身,去习性,突秉性,复天性,本具的良知良能自会渐渐现前,本具的明德自会渐渐现前。有善心,必有善行。这个具足无上智慧德能的圣心发而外用则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文化所以讲内求就是这回事。
中华文化还指出,修身的过程,是改变命运的过程。命运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人难以摆脱习性对自己的控制,更难以突破秉性对自己的限制,或者说,是因为人难以挣脱私欲对自己的控制,难以挣脱妄想杂念对自己的缠缚,真心难以做主,良知良能不能无碍现前。修身就是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功,去除所有这些束缚心性的障碍,让天性真心解脱出来,让天性真心本具的智慧德能显发出来。如此一来,人的命运怎能不改变呢?孟子曰:“修天爵而人爵从之。”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不仅自己的命运能操之在手,而且德济后代,福荫子孙。
三、修身应当抓住的几点
1、五伦为本,突出孝行。
儒家将人与人的关系概括为五类。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孟子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儒家以五伦教育为本。五伦和顺,社会秩序才能建立,文明进步才有基础。
舜帝时,百姓不亲,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中华民族才得以进步发展。
修身要以修五伦为本,修好自己在五伦中的角色。
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诚友信。十种角色,各尽其道 。
百善孝为先。孝道失,一切德皆失。“不孝父母,奉神无益。”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肉,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2、立足实修,知行合一。
学儒不是要去记住许多的知识,不是一味地去搞义理的研究,更不是整天背诵经典,而是要立足实修,依照经典中圣人的指引来实实在在的修身。不实修,其所知也必然浮浅,不可能契入圣心。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我们要修出这个“一”,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3、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儒学是为己之学,主张向内求。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义以为上,不教条僵化。
“义者,宜也。”君子惟义是取,把进退取舍等一切都交给良知,由良知做主,不囿于一切人为的僵化的条条框框。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17.23])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4.10])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9.4])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本网站 2022-07-18首次发布)
来源:府谷县国学学会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SzmQKSQPS96XNvuZGoGOKA
[免责提示:部分文章内容和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学习且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凡是来源清晰的,我们都标明作者大名,向原作者致敬。部分文章及图片因网络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与出处的,我们会标明转载来源。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并出示著作权属证明,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