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资讯
> 国学新闻
中華之聖誕節——孔夫子聖誕日
发布时间:2022/9/16 12:01:04 作者:伊洛主人 浏览:3736次
今日,爲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孔夫子誕生兩千五百七十四年。
孔夫子之誕辰,很多古籍都有所記載。如《公羊傳》曰:(魯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晉。夏,公至自晉。秋,晉欒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 孔子生。(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晉。夏,公至自晉。秋,晉欒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而根據相關考證,孔子應生於周靈王二十年,即魯襄公二十一年,開元二一四五年耶元前五五二年。夏曆八月二十一日。此處當以《春秋》記載爲準。
《春秋》書影
孔子,謂中國之聖人也。後世尊其爲「文聖」孔夫子,與「武聖」關夫子齊名。孔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曾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說《春秋》爲無名氏所作,孔子修訂。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在此選取三篇以供賞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知?」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陣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爲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的人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爲儒家始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爲和國家的祖先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周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去世,弟子心喪三年,廬於墓旁者百餘室,因名其地爲「孔里」,並各植樹一棵。孔子後裔承繼其儒學,爲名相、博士、大儒。現在臺灣之孔垂長先生,爲其七十九代嫡孫。孔子是教育家、亦是政治家,孔子去世後,歷代帝王爲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諡。漢元始元年,漢平帝追封孔子爲「褒成宣尼公」。古人認爲「褒成」是國名,「宣尼」是諡號,「公」是爵位。北魏太和十六年,北魏孝文帝稱孔子爲「文聖尼父」。「文聖」是尊號,「尼父」是敬稱。北周大象二年,北周靜帝追封孔子爲「鄒國公」。「鄒」是國名,「公」是爵位。隋開皇元年,隋文帝稱孔子爲「先師尼父」。“宣」爲諡號,「父」是美稱。唐乾封元年,唐高宗贈孔子爲「太師」。「太師」爲官位。武周天綬元年,武則天封孔子爲「隆道公」。「隆道」是封號,「公」是爵位。唐開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爲「文宣王」。「文宣」爲諡號,「王」是爵位。這裏的「王」不是後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加封孔子爲「衍聖公」“玄聖文宣王”;五年,改稱「衍聖公」“至聖文宣王”。宋至和二年,宋仁宗改文宣公爲「衍聖公」。後代相沿不改。西夏仁宗三年,三月,西夏仁宗頒佈詔令:「尊孔子爲文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殿庭宏敞,並如帝制。」據《宋史 · 夏國傳》和吳廣成《西夏書事》記載。這一封號爲歷朝歷代最高級別。元大德十一年,元成宗加封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王」。清順治二年,順治帝加稱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曲阜孔庙大成殿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爲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爲大也!
十三經書影
伊洛主人曰:山不厭高,故成其高;海不厭深,故成其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鄙而精六藝,明其缺而師老襄,護周禮而遊列國,入廟堂而法無疆。雖神州之殤眾矣,夫子亦受謠諑,然金不掩塵,蓮不染淤,塵埃終散,唯仲尼之德與日月同輝矣!末,附夫子及韓文公之《幽蘭操》,及《孔子聖跡圖》三十九張,以彰其志。
十二、晏嬰阻封圖
十三、退脩琴書圖
十四、銘金人圖
十五、途遇圖
十六、齊魯會夾谷圖
十八、墮三都圖
十九、去魯圖
二十、圍匡圖
二十一、擊磬圖
二十二、子見南子圖
二十三、同車次乘圖
二十四、習禮樹下圖
二十五、纍纍說聖圖
二十六、臨河而返圖
二十七、靈公問陳圖
二十八、子路問津圖
二十九、楚王使聘圖
三十、在陳絕糧圖
三十一、接輿狂歌圖
三十二、子西阻封圖
三十三、刪述六經圖
三十四、天降赤虹圖
三十五、西狩獲麟圖
三十六、問疾圖
三十七、賜藥圖
三十八、夢奠兩楹圖
三十九、子貢廬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