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搜索中,请稍候...
师道传承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老师 > 师道传承

论语双日课 |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子张篇》19.20章

发布时间:2023/9/10 6:00:00 作者:儒踪天下蔡老师 浏览:109次


请聆听《论语·子张篇》19.20:

 

  


《论语·子张篇》


19.20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①,天下之恶皆归焉。”


①下流:地形卑下,众流之所归处。


蔡振民老师解读

 

子贡这段话讲的话比较实际:像纣这种罪行,也不像现在我们所说的那么过份、那么厉害,下流指的就是作恶,一个修身的君子都不喜欢归于这种作恶之地。所以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会讨厌这种作恶,所以天下所有的人都把恶归于纣本身上,这句话提出来其实也是在警戒着我们千万不要作恶,我们作恶就要担起历史上的骂名,所以我们儒家古代还是很讲名节的。

 

所以有宋朝注本有这么注的:

【参考注解】子贡言此,欲人常自警省,不可一置其身于不善之地。

 

在古代对这个名节儒家是非常重视,所以我们一个人在一生之中,都不敢随便逾越。自古以来,古代很多修身君子都很重视洁身自爱,怕给历史留下骂名。当时像唐太宗去世时候,当时玄武门之变杀了兄弟,最后他还很担心,怕历史的史官把他这个事件给写下来,留给后人来骂他,所以他还是很担心自己的名节。

 

但现在很值得我们反省的现实是:我们很多人好像已经再也不在乎自己的名节了,很多人就是追求享受:只要我赚到钱,我管你咋的,你爱咋的咋的,这种散漫自由的思想现在好像非常泛滥,这样对教化是非常不利的。就是我今生享受就享受了,后面的人爱咋骂咋骂。

 

人已经堕落到这种境地,那是一个很危险的一个现象,最后连自己的名声都不要了,都是为了享受。现在这种享受、拜金的思潮看起来是多么的严重!

 

我们在读了这段话的时候还是应该警醒警醒,给历史、给后人留下骂名那可不是好受的事情,大家要清清白白这几十年,一辈子。不能够糊糊涂涂的留下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