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传承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老师
> 师道传承
皇极之光 |《大学》里隐藏的修身诀窍!
发布时间:2024/6/14 10:02:08 作者:儒踪天下|蔡振民老师 浏览:944次
前言:我2017年开始讲“大学心法”,为了让大家能听懂,当时基本都是以心性来展讲的。值得注意的是,宋儒周敦颐是以易经之传而接续法脉的,所以,要讲《大学》《中庸》,除了心性上的修炼需达到“明心见性”的高度以外,同时还要遵从易经思维,才能把《大学》讲得透彻。 我今年计划把《大学》整个内容讲完并录制成视频课程。这次将把《大学》分为“诀窍”、“内圣之修”、“外王之行”三个部分来展开。这与以往所讲有所不同,与宋儒和王阳明先生所讲也有所不同。本次讲解有四个特点,一是沿袭《礼记》中的版本,保持曾子作《大学》的主旨。二是把悬而未解的关键之处,如“新民”与“亲民”、“至善”、“格物”等专用术语讲清讲透。三是将古版本的排列次序讲清楚。四是直接拈出原文所隐含的秘密,让学人懂得直接下手做修身功夫。 凡是以前学过我“大学心法”课程的学人,都可以免费学习本次视频课程。下面是内容提示,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诀窍部分(诀者,授法口诀也,窍者,通也。古人传道时心传口授,简明扼要,信受者敬信而直达心源,直开心窍,直通天地鬼神,这种传法称作诀窍。)
提示:此为古代天子之家所传的修身诀窍。诀窍部分共十六个字,《大学》全文都是围绕着这个诀窍来展开的。解读此诀窍时,不仅要明体与用,而且要知道“体用无间”之行,要与中庸之行契合。否则解读不出此诀窍的要领。知止而后在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提示:此段直接引导大家寻“至善”的功夫,不得“至善”,不知“至善”为何物,怎可能做到“止于至善”?故“止”、“定”、“静”、“安”、“虑”、“得”都是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践行的心性功夫。此功夫行得深,能安住于心性之至善,则所做无不“止于至善”。另外,“本末”、“先后”各有所指,不能不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提示:天子(或太子)自明而后才能明他人,故天子需从身边事物开始,从内到外,践行“明明德亲民”之道。“格物”则是天子日常应对各种事物的基本功,“格物”的功夫至关重要。二程子学于周子,他是引用易经“穷理尽性乃至于命”来解释格物的。他这样解释很到位,可惜后人不知易经,读不懂《太极图说》和《通书》,结果误解了宋儒对“格物穷理”一词的解读。当然,王阳明先生是直接从心性上来解读“格物”的。如能通易经,不论是从心性上解读,还是从易经上解读,其实都能做到:“格物致知”。我在“破相求真,破迷开悟”课程中就详细讲过。 以上两段是引导学人切实地践行“明明德,亲民”之行,宋儒把从开始到“自天子乃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此谓知之至也”这部分内容列为经的部分。我则根据《礼记》古版本,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列为总诀窍;把“止、静、定、安、虑、得”列为得“至善”和行“至善”的心性功夫;紧接着把“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列为“明明德,亲民。”之行。学人能把以上内容弄通弄懂,则修身的心窍得开,《大学》心法的精髓可得。因此,我将这部分内容分列为《大学》的诀窍部分。
第二部分:内圣之修(引用古人之行以启发和印证以上诀窍)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提示:此段直接说知本,说知之至,说得非常简要,学人难明,容易误解。其实,此段强调的是“知之至”。唯有“格物致知”,然后才能实现“知之至”,才能实现“致良知”。《大学》于此已经简要地把“格物致知”说了,于是下面直接就讲到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提示:此段专讲诚意。如何做才能达到“意诚”?这得从易经的“精、神、魂、魄、意”配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连环相生来讲,大家才能理解。单纯从心性高度来讲也是可以的,但学人需要做很多类似于佛家说的“前行”的功夫才行。妄心有千百万,真心只有一个。真心本来就正,能做到诚意,意根清净,自然就能安住在真心,如此便是正心修身。下文则引用《诗经》里关于卫武公的修身经历来进行印证。《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初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要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 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提示:以上共两段,第一段引用《诗经》印证君子诚意之修,道德至善,民之不能忘。说明君子以修身为要,为政者只要道盛德至善,百姓就自然拥戴。《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早:“顾諟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提示:以上三段分别援引有关经典和历史人物来印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对内圣之修的印证到此结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提示:此处再提知本。为何要反复强调“知本”?因为我们都习惯于外求,特别是讲到外王之行时,更是会忘本。因此,在讲外王之行时,再次以听讼为例子叮咛学人,在治国理政时,要知本,千万不要忘本求末(内圣之修为本,外王之行为末。)所谓修身正在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提示:此言正心修身。为何讲外王之行时,才讲正心修身?为何不把正心修身列为内圣部分?这恰恰是古人的良苦用心。在讲外王部分时,先强调“知本”,接着强调“正心修身”,修身就是行外王之道的根本嘛!至此,我们就不会把“内圣”与“外王”二者分裂开来,就不会把“明明德”与“亲民”分为两段,就不会把“亲民”当作“新民”来理解!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 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出成 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 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 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来源:蔡老师的昆仑东来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fPP-7bIfkL2AoHtVJvHYzQ